专业研究
疫情期间 不见面如何签订合同
2020-02-27

这是最好的时代,这是最坏的时代......

这就是变化万端的“互联网+”时代。


说它是最好的时代,因为这个时代日新月异,充满多种机遇和可能。同时,作为不再年轻的我们,即使每天接触新事物,但运用新事物却总是感觉形势所逼、迫不得已。比如2019年很多法院一直在推广网上立案,我们还是宁愿拉着拉杆箱去窗口立案。


说到“形势所逼、迫不得已”,2020年这个杂碎一般的开年真是最直观的例子。现在,疫情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,各类数据明显转好,企业复产复工之际,企业如何通过减少见面的同时,有效的签订合同是大家首要关心的事情。


签合同要不要见面?

不见面怎么签合同?

电子合同有效吗?

是不是所有合同都可以使用电子签名?

电子合同毕竟不同于纸质合同如何取证,如何保存?

出了事情如何维权?

可以不去法院现场立案吗?

疫情已经爆发了还可以以疫情作为违约的不可抗力吗?

即便我们立案了,疫情期间可以开庭吗?

现在我就一一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


01、签合同要不要见面?

答:不必要。可通过电子合同的方式签署,电子签名亦等同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。

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》第三条:“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、单证等文书,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者不使用电子签名、数据电文。

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、数据电文的文书,不得仅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、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。”


02、电子合同有效吗?

答:有效,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。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,很多企业已经在运用传真等形式签合同。 

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》第十四条:“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。”

律师提示风险:法律认可电子合同的效力,但司法实践中证明力弱,需要举证的责任严格。一旦出现纠纷,因为没有合同对方签章的合同原件,很多企业往往不认可电子合同的效力,对法律关系的稳定性不利。


03、是不是所有合同都可以适用电子签名?

答:不是。部分文件不允许适用电子签名:

(一)涉及婚姻、收养、继承等人身关系的;

(二)涉及停止供水、供热、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;

(三)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的不适用电子文书的其他情形。


04、电子合同如何取证,如何保存?

答:经过上面三个问题,我们发现电子合同毕竟不同于纸质合同,电子合同的取证和保存也有其特殊工具:电子公证。

我们传统的方式是保留原始载体,即合同的文本,公证处现场公证。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电子公证这个新兴事物,而电子公证这个“新兴”事物的效力已经得到一些法院的确认。


05、出了纠纷如何维权?

答:当穷尽了所有沟通方式后,最后的救济方式就是法律诉讼。


06、可以不去法院现场立案吗?

答: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立案问题,你还愿意去冒着风险去现场立案吗?每个法院都有其电子立案平台。


07、疫情已经爆发了还可以以疫情作为违约的不可抗力吗?

答:不可抗力概念大家还记得:不能预见,不能避免、不能克服。但是因为疫情已经发生,故对于在此之后签署的合同,疫情已是可以预见的,所以不能认定为不可抗力,签合同时大家一定要谨慎。


08、既然不是不可抗力企业怎么避免违约?

答:合同的最大特点是什么?有约定从约定。尽可能在合同里把能预见的违约情况约定明晰。


09、即便我们立案了,疫情期间可以开庭吗?

答:现在全国的法院都在远程开庭。立案越早开庭越快。开始上班的第一天,本文作者接到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打来的电话,通知网上开庭。作者本以为疫情期间不能见面,开庭必然会另行安排时间,但是我们的法官安排网上开庭:在法官的引导下,我们发现需要做的准备其实很简便,无非就是安装软件、熟悉操作流程。我们用到的就是视频聊天,电子传输文件,还有电子签名。


这就是互联网+时代的便利工具


本次就介绍到这了。作者受到前线战疫英雄们的鼓舞,作为共产党员也希望为这次疫情出点力。当然到小区志愿服务是一种方式,利用自己的专业来推动大家意识的改变也是另外一种方式。

       

另外作者在文末还是要提醒大家疫情还没有结束啊!现在虽然企业都在慢慢地恢复经营,但是为了有效控制疫情的需要,还是采取线上的方式复工复产。


contact
北京总部
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9号 新中关大厦写字楼A座12层
Tel:010-8287 0288
Fax:010-8287 0299
E-mail:baclaw_bj@baclaw.com
  • 首页
  • 电话
  • 顶部